(报道)第十届无界论坛—— 搭建世界看向武汉的新方式发表时间:2022-01-24 14:50 第十届无界论坛——搭建世界看向武汉的新方式无界论坛是和武汉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的。从2012年的第一届无界论坛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我们热爱武汉这座城市,想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她;我们热爱祖国的文化,以她的传承和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十年来,无界论坛得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全国各大高校、研究单位、著名企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常常有人问我们“无界”的含义,我想,无界意味着融合与互通。我们希望工科与文科、大学与城市、传统与未来的融合;也期待东方与西方、公众与学者、城市与乡村的互通。如果说,武汉这座城市是一本书,无界论坛愿意为这本书多做注解,让世界读懂她;如果说,武汉这座城市是一首诗,无界论坛愿意为这首诗配上音乐,让我们天天吟诵她!—— 无界论坛十年纪念(2012–2021)2021年12月5日,第十届“无界论坛”在武汉开幕。论坛以“工程、文化、遗产:1950年后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为主题,国内专家、学者齐聚华中科技大学,来自美国、加拿大、葡萄牙、土耳其、以色列、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通过直播连线,进行线上线下交流研讨。“无界论坛”成立于2012年。10年来,”无界论坛”开展“无界对话”“无界读书会”等系列活动,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各大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著名企业、政府机关等机构的专家学着,对武汉的文化遗产保护、申报世界遗产和设计之都、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工程与文化的结合等相关工作建言献策、问诊把脉。十年沉淀,“无界论坛”作为世界看向武汉的窗口,促进了大学与城市、工程与文化、创意与遗产、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融合,搭建了武汉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交流沟通的桥梁,推动了武汉市成功申报世界“设计之都”和中俄“万里茶道”申遗,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发展中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目前“万里茶道申遗”已经进入了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设计之都”已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本届论坛由武汉市委市政府指导,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支持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承办。论坛为城市管理者、文化遗产工作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学者交流沟通搭建桥梁,成为城市发展中一张文化名片。本届论坛还 发出了《关于促进保护和利用当代工业遗产的“武汉倡议”》。从全球范围来看,1950年后的当代工业遗产崛起于二战后,体现了人类新的探索,产生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实践。“武汉倡议”呼吁社会各界认识和尊重本地的当代工业遗产价值,探索适合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在保护与活化利用中,努力发现美、创造美。鼓励公众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保护、利用和宣传,用文化遗产提升地区形象,营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关于促进保护和利用当代工业遗产的武汉倡议》1950年后的当代工业遗产是一群特殊的存在:它们产生于艰苦的环境,具有复杂的本体,与不同行业存在广泛的关联;它们崛起于二战后,体现了人类新的探索,产生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实践。1950年后的工业遗产是人类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明证,也是当代人类的精神高地。作为距今不远的父母辈时代的珍贵馈赠,它们塑造了当代生活,给整个社会和世界带来了重大的组织变化,同时具有制度意义上的价值。在此,我们共同发出倡议:一、认识和尊重当代工业遗产价值。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实现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以敬畏的心态、传承的责任、无界的情怀,共同推动1950年后工业遗产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共同推动当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二、挖掘和展示当代工业遗产的时代价值,探索适合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当代工业遗产源自于人的生活,也必将服务于人们生活;在保护与活化利用中,努力发现美、创造美,让当代工业遗产成为人们共享美好未来的引擎,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协调发展。三、欢迎公众参与。人民的城市需要最广泛的人民参与。鼓励公众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保护、利用和宣传,用文化遗产提升地区形象,营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论坛嘉宾精彩发言摘选■ 葛洲坝工业遗产具有三重价值葛洲坝电厂党委书记 宋宏伟葛洲坝曾有万里长江第一坝之称,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确定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具有国家级的遗产价值。为了探索合适的保护利用途径,需要对葛洲坝工业遗产价值进行解读。一是历史价值:兴建葛洲坝枢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是党和人民的正确历史选择,其工程建设彰显了中国人民求是创新的高贵品格。二是科技价值:葛洲坝枢纽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曾获国家质量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三是社会价值:依据多年来的数据记载,葛洲坝枢纽发挥出发电、环保、防洪等巨大综合效益,节约减排量惊人,数十次安全下泄长江干流洪水,各方面贡献突出,也极大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在认识了葛洲坝工业遗产保护价值的基础上,进而对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展开规划。目前的行动包括有,以《葛洲坝水利枢纽安全保卫规定》为例的首创性司法保护实践,以二江厂房、全息检测系统为例的形式多样的使用保护实践和引人入胜的展示型保护利用实践。■ 当代荆楚风格建筑应熔古铸今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陆晓明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思维方式讲究辩证和整体思维,西方文明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思维方式以逻辑和个体思维为特征。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呼唤建筑师对中华文化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入的层次,呼唤建筑风格成为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近年来,国内许多建筑师掀起了探索当代中国建筑的热潮。全国各地不断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如国家开发银行、绩溪博物馆、广州气象预警中心、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等项目。这些作品从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进行着当代多元化风格的尝试,探索和创新当代中国的民族特色建筑形式。在民族建筑宝库中,荆楚建筑 “高台巍峨”“尚红尚黑”“个性飞扬”的建筑特点及飘逸写意的精神特质,可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在当代荆楚风格的建筑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主持完成湖北剧场、琴台文化艺术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神农架机场、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等系列作品。通过上述丰富的设计实践,总结得到:熔古意味着传承,铸今意味着创新,熔古铸今则是基于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上世纪50年代后的工业遗产具有政治和技术的双重保护价值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何依上世纪的下半叶是火红的年代、沸腾的生活。国家意志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一系列的印迹,成为了20世纪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形式。童年时期的我住在北京的单位大院,一组典型的上世纪50年代住区。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所实施的社会主义建设,给城市规划建设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少年时期的我在襄樊的三线工厂,见证了“三线人”始终秉承着“国为重、家为轻”的信念,奉献了全部青春。青年时期的我在襄北的人民公社,经历了三年知青生活,又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我的见证也是中国现代社会集体记忆的一个个缩影。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遗产离我们越来越近,触手可及,又转瞬即逝。上世纪可谓“四海翻腾、五洲振荡”,50年代后的工业遗产不仅是社会生产力的时代表征,也被赋予国家命运的特定符号,具有政治与技术的双重保护价值。对于处在时代洪流中的一代人,还关乎着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我们保护的是“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的见证”,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也适用于随时光逝去而获得文化意义的朴实建筑与环境。■ 工业遗产研究要关注人的价值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徐苏斌工业遗产保护课题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我国城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的相关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系列出版物:《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的工业近代化研究》《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规划设计研究》《从工业遗产保护到文化产业转型研究》。今后的工业遗产研究有三个需要强化的方面:一是遗产分类评估的必要性。目前的评估还比较粗放,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应该分类评估,这也取决于技术史研究的深度。二是叙事的完整性。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分散状态,应该按照历史的逻辑完善叙事的完整性,也为进一步实现工业遗产旅游线路的规划创造条件。三是关注人的价值研究。迄今为止工业遗产的研究对象多关注物质遗产,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也是工业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也需要同时关注工业遗产和人的关系,关注去工业化时代的工业遗产社区的集体记忆,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综合评估。■ 利用两江四岸讲好武汉故事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董志向武汉两江四岸是工业遗产最丰富的地方,遗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源,工业、货运、船厂、公务、旅游码头鳞次栉比。长江核心区有76个码头,汉江核心区有27个码头。武汉是新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在“一五”“二五”时期,承载着重要的大型工业。今天的武汉需要围绕长江主轴进行文旅振兴,利用两江四岸讲好武汉故事,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江汉朝宗。依托文旅资源优势,谋划夜游、夜演等夜间经济发展,构筑武汉长江夜游经济核心框架。该项目以汉口江滩一、二期为域,联合两江四岸景点打造新的武汉夜间文化旅游体验一体化产品。兼有多种旅游项目:百年轮渡——单一通勤功能向现代文旅功能转型、码头岸线——拟提升改造全域18处码头打造2公里生态廊道、两江游船——全力开发新能源多类型游船。此外要打造一桥两山文化聚集区,作为夜间经济的助推器,俯瞰城市夜景的网红地,创城市IP,做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点。依托长江文明,面向未来,聚焦“两江四岸”核心区域,打造世界级城市文明景观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标国际一流,坚持世界眼光,高标准规划,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 重新界定三峡工程工业“遗产”的范围长江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建军我们现已逐步进入“后大坝时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设了大批的水利水电工程,而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面积大,古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工程建设之初,针对不同的文物类型,三峡库区给予了三类不同的保护策略。保护工程的建设克服了大量复杂的水文困难,同时也具有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一定的历史价值。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已经关注到了三峡工程建设中“潜工业遗产”的保护,即对那些潜在的工业遗产、工程遗产,具有突出价值但没有文物级别的建筑物、构筑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批崭新的“潜工业遗产”加入到了三峡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当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保护参观区。三峡工程的“遗产”应该考虑系统保护。首先,三峡工程的遗产应重新界定,突破以前古迹遗址、文保单位的范围,发展到涵盖近代、当代工业遗产,体现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价值,讲好新中国艰苦奋斗、创新创业故事。其次,进一步探索后大坝时代水利工程遗产的整体保护思路与构建保护体系,以三峡工程为线索和核心,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学术研究、遗产管理等行业学者的跨行业合作,挖潜和展示三峡工程遗产体系的“时代价值”。■ 三线建设遗产是重要的现代遗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谭刚毅“三线建设”指自1964年起中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贯穿3个五年计划,历时16年,在13个省和自治区,建立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设了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与重工业体系。湖北省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第二多的省份。作为见证一个时期的特定遗产形式,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工业技术及遗产本体,而应当将遗产研究置于广泛的社会变革中,更关注其所置身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变迁。以铁路优先的三线建设,使得三线铁路建设成为一种文化线路遗产变得可能。三线建设相关的系列工程遗产,以及相应的工厂与场地的关系,与城市的关系,还有城镇化的提升,不同建筑类型的分析,充分证明了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重要的规划史和建筑史的组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建筑价值和科学价值。三线建设是时代的记忆,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呈现出遗产的多个维度,三线建设可以作为重要的现代遗产进行研究和申报。■ 工业锈带如何变成生活秀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主任、教授 章明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看待过去的态度。城市的更新改造模式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再到“留改拆”并举,从旧城改造模式到城市有机更新模式的转变。城市作为有机体有自己新陈代谢的过程,滨水空间的转型与再造是城市未来十年转型的重要切入点。上海杨浦工业遗产保护的项目在公共空间营造、历史文脉延续、基础设施复合、生态环境修复、场景节点构筑、公共艺术植入六方面展开。如“公共空间营造”就是在系统整合、城市链接、场所挖掘、智慧景观等上下功夫,“历史文脉延续”意味着要延续场所既存的文脉线索,让物质留存与诗意呈现并重,眷顾过去且映射当下与未来。“生态环境修复”是着眼修复与提升场所既有的原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境保育体系、将滨水空间真正激活变身为亲水空间。以工业传承为核心,打造生活化、生态化、智慧型,5.5公里长连续不断、全线贯通的后工业原生景观的体验带。其核心关键词为“锚固”,剥离出时间的断面。新元素介入,保持着对现有元素的尊重。细部设计,既是对过去的眷顾也是对现代和未来的投射。■ 中国核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左琰青海221厂旧址为原子城核军工遗产。作为“两弹一星”诞生地,原子城属于国防军工门类的文化遗产,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和国际形势下被提出的,需要防辐射和抗震、防燃的特殊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具有极为特殊的价值特征。但自2005年纪念馆建成后的至今十多年来没有大的更动,目前旅游开发不足以完整全面展示当时生活场景,存在交通不便、景点分散、原厂房车间开放度不足、景点缺乏专人带领讲解等问题。针对部分厂房建筑风化和破败现象,近两年州政府已分批对7个厂区主要厂房开展文物现状核查,并制定重点文物建筑修缮计划,上报国家文物局获批后下拨专项资金进行严格修缮。核军工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需有新的视角:旅游策略方面,六分厂、二分厂、上星站等遗产点可向有组织、有讲解、有重点的入户式参观模式转变,并建立普通游客、专业游客、爱国教育三条旅游规划线路,对厂房空间分批开放。可提高西海镇国保单位的开放度,还可增设游客服务中心、西海影剧院、入户参观居住样本等等。环境方面,可以建立原子城和大通县联动的青海核军工旅游线路,加强海北州区域联动,弱化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积极开发线上展陈项目。■ 新时代的武汉要“老城新生”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持有人 郭粤梅从2012年到2021年,武汉市携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成功举办了十届“无界论坛”,对中国和武汉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挥了示范、促进和推动作用。“无界论坛”全力助推武汉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促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和“设计之都”的申报成功,搭建了武汉市走向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2021年9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指出“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也多次深情指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放眼世界,越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越是重视自己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新时代的武汉发展,也离不开“老城新生”的建设。(通讯员 李杰 责任编辑 张奥希) |